创作者经济是打造数字游民生活方式的最佳赛道

创作者经济是打造数字游民生活方式的最佳赛道

『创作者经济』(Creator Economy)可能是近几年互联网上最火的一个词之一。

维基百科上说,『创作者经济』这个词指的是在软件和网络的辅助下允许创作者通过他们创造的数字内容赚取收入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

而『Creator』(创作者)这个词则首先在2011年由全世界最大的视频平台Youtube提出,当时初衷的是为了用它取代『Youtube Star』(油管明星)这个听上去不太专业的称谓。

我曾经在上一版数字游民扫盲贴中提出,在支持数字游民生活方式的四个现金流象限中,成为一名创作者是最具挑战性,也最值得为之奋斗的一个,为什么这么讲呢,今天这篇文章我就结合最近的一点阅读体会来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时候比现在更适合成为一名创作者。

很多人应该记得乔布斯在2005年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说出的那句经典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这句话出自一本名为《全球概览》(Whole Earth Catalog)的杂志1971年最后一期的封底。

因为年代久远的原因,应该很少有人真的读到过这本特别的出版物。于是我尝试去libgen搜了一下,没想到还真的找到了。1968年的创刊号和1971年的最后一期都有高清的电子扫描版。

image.png

相比『Stay hungry stay foolish』这句略有点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的话,我觉得全球概览每一期的开篇语反而更值得我们深思,它的原文是:

image.png

We are as gods and might as well get used to it. So far, remotely done power and glory—as via government, big business, formal education, church-has succeeded to the point where gross obscure actual gains. In response to this dilemma and to these gains a realm of intimate, personal power is developing—power of the individual to conduct his own education, find his own inspiration, shape his own environment, and share his adventure with whoever is interested. 翻译:

我们(人类)有如上帝一般强大并应该对此习以为常。然而迄今为止,拜政府官僚,大型企业,教育机构和宗教组织所赐,我们并没有真正的收获作为上帝所应得的能量与光辉。 作为对此尴尬现状的回应,我们应该鼓励个体去打造自己的教育体系,追寻自己的创作灵感,塑造自己的生活环境,并且无私地分享自己生命中经历的所有的酸甜苦辣。 在《全球概览》杂志创始人Stewart Brand看来,我们人类已经拥有了可以比肩上帝的能力,而他创造这份杂志的初衷就是要让每个读者都能拥有上帝般的全球视角,都能在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加持下成为一名不被陈旧系统所束缚的新时代的自驱学习者和创造者。

毫无疑问这份杂志的理念是十分超前的,或者说有点过于超前了,以至于1968年创刊三年后便草草终结了它的生命周期。然而它的短暂存在却实实在在地影响了包括乔布斯和Kevin Kelly等科技圈大佬在内的整整一代人,并且或多或少地促成了之后硅谷的诞生。

image.png

乔布斯后来之所以会为初代Macintosh拍那个以1984为灵感的广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骨子里一直还是那个深受全球概览精神影响,反建制的嬉皮士。

造出一台让普通人也能负担得起的电脑,表面上看是一个纯商业行为,但是其背后实际承载着这群曾经深度参与上世纪60年代反主流文化运动的嬉皮士们对他们曾经失败的意识形态诉求的延伸,即通过技术来赋能赋能普罗大众,并团结起来挑战特权阶级和资本的统治和压迫。

毫无疑问,现如今,在计算机行业和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其实离《全球概览》的最初的构想更为接近了。如果上世纪70年代我们的能力就已经能比肩上帝的话,那么到现在无疑已经是妥妥地实现超越了。

人类第一台真正的计算机,重达五吨,要用整整一栋大房子才装得下,而其算力可能只有我们现代人裤兜里的手机的百万分之一。1956年人类的第一块硬盘容量只有5MB,体积堪比一台冰箱,也就勉强能装下一首mp3格式的歌,而现如今指甲盖大小的闪存卡动辄就是好几个GB的容量。1968年,《全球概览》创始人Stewart Brand曾为了跟NASA索要地球全景照片作为第一版全球概览杂志的封面苦等数周,而今,我们可以在几秒钟内毫不费力地免费从NASA官网下载到詹姆斯韦伯望远镜拍摄的高清宇宙全景。

我们手握如此强大的工具,如果只用它来刷抖音打游戏的话,那真的有点暴殄天物了。

其次,成为一名创作者是摆脱劳动异化的最直接途径。

马克思在其著名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了劳动异化论。

劳动异化论立论基础是:劳动是人基于自身天性的自发行为,而且人能够从劳动并获得相应产出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

劳动异化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将劳动者和他们的劳动产出进行了割裂。举例来说,在麦当劳做汉堡的员工,无论他做多少个汉堡,每个小时的时薪都是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这个行为就跟人喜爱劳动的天性无关了。

异化现象在工业革命后越发明显。

首先资本的逐利性促使劳动分工越发地细化,以至于劳动者根本无法觉察到自己的分工与最终的产出有何种关联。正像最近一个很火的美剧《Severance》中所描述的那样,一个员工到公司上班,坐在电脑前面对着一堆跳跃的数字点来点去,他不知道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下班后一走出公司他就会忘记所有一切跟自己工作有关的事情。在公司的洗脑教育下,他觉得这些不重要,有人给他发工资就行。

severance-apple-tv-plus.webp

英国大哲学家罗素就说过:如果想要自己的工作有趣,那么有两个必要条件,第一是这个工作能够运用自己擅长的技能,第二是这个工作要有肉眼可见的建设性。现代工业分工体系毫无疑问地剥夺了让绝大多数劳动者的热爱自己工作的第二个必要条件。

同时,资本为了提升生产效率,促使机械和计算机被大规模地应用,起初它们只是辅助人类劳动的助手,随着机械的不断规模化和智能化,人类在生产活动中的地位被不断弱化,最后要么被淘汰,要么沦为机器的生物传感器或触发器。

例如,前不久我就看到这样一个荒诞的新闻,北京交通大学开发了一款头戴脑波检测装置,它的主要应用场景是通过侦测人脑电波的异动来判断网页上是否存在色情内容,表面上这是一款辅助网络鉴黄师的智能设备,而在我看来它更像是把人脑当成了机器的生物传感器,它让我不禁想起了科幻大师菲利普K迪克在《少数派报告》中的恐怖设定。

那么如何逆转异化呢?其实也很简单,上面我们已经分析到,异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劳动和劳动成果的割裂,那么作为劳动者,如果不想被异化,那么只需要做对一件事:捍卫对自己劳动产出的绝对拥有权,我想这也是目前大热的Web3所提倡的:Ownership。

放在以前,这意味着你需要拥有自己的土地,自己的手工作坊和各种生产工具。但是现在,你可以选择成为一名创作者,而你需要的所有生产资料可以仅仅是一部手机或者一台电脑。你的劳动产出可以是文字,音乐,平面设计作品,软件程序,视频内容,等等。而作为创作者的你对它们拥有绝对的拥有权和分发权。

即便由于种种原因,你无法一开始就从创作这件事上赚到钱,你也一定会收获到到满足人类劳动天性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这其实远比赚钱更重要。

最后,成为一名创作者绝对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简单任务,就像我上面所说,它可能是数字游民四个现金流象限中最具有挑战性的一个,之所以说它是打造数字游民生活方式最好的赛道,是因为它不但能够潜在地帮你带来充沛稳定且无上限的财务收入,更重要的是它能提供一条让你最大程度地发掘自己作为地球最高智慧生命体的无限潜能,寻找生命意义的绝佳途径。

有一句古老的谚语: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第二好的时间是现在。很多人会懊悔自己没有抓住某个媒体平台初期发展的成长红利,但是在我看来这是一种非常狭隘且短视的观点。创作者经济也许早在10年前就已经拉开了序幕,但是对于刚刚读到这篇文章的你来说,现在就是行动的最佳时机。

本文系数字游民Jarod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坚持原创不易,你的打赏和转发是我继续创作的最大动力。

数字游民部落致力于推广目前在全世界日益流行的数字游民生活方式,和Lifestyle Design的方法和理念。

数字游民知识星球是目前中文互联网较权威的数字游民生活方式设计主题社群,扫下方二维码加入我们,开启你的生活方式设计之旅!

image.png

数字游民部落官网:JARODISE.COM

微信公众号:数字游民部落